文/曹曦
  
    “上帝创造万物,将世间财富分给穷人。在一个叫瑞士的地方土地特别贫瘠,什么都没有。于是为了弥补这一欠缺,上帝给了它巍峨的高山,壮观的冰川、瀑布和湖泊,以及幽深诱人的林木与峡谷。”——这就是瑞士。
  
  
    由此提及瑞士,必让人想到如画的风景、美轮美奂的钟表、数不清的国际组织和银行;再深一步,会联想起锐利的军刀、“如丝般感受”的巧克力……而走进瑞士,方才发觉,它更深刻的魅力,来自那些生于瑞士,长于瑞士,停留在瑞士,厮守在瑞士的人……
  
  
    日内瓦与卢梭:自然之美、淡定之美
  
  
    在微风习习的天气里,走进日内瓦。
  
  
    这座万国之都坐落在莱蒙湖的最南端,那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竖着高达40层楼高的人工喷泉,风吹过,泉水从顶端斜斜的飘落,就像从不可捉摸的天际垂下的水晶帘幕。湖的尽头,连接着罗纳河,弯曲缠绵,闪烁着某种灵性的光亮,一直伸向远方……在罗纳河中央有一座原名圣皮埃尔岛的小岛。穿过日内瓦湖与西罗河交界的勃朗峰大桥,便能来到这小岛上。小岛不大,方圆不过几十米,带着一种眉目清新的淡定之美。
  
  
    那座铜像伫立在芳草芊芊中,早已远离世间的喧嚣。
  
  
    走近对望,只见他正坐在椅子上,神情沉默。左手持卷,右手握着鹅毛笔,似乎正欲落笔书写。铜像的底座上醒目的大字写着“日内瓦公民——让·雅克·卢梭”。
  
  
    和孟德斯鸠、伏尔泰并称三大启蒙思想家的卢梭,因为总是和法国大革命联系在一起,很多人继而顺理成章地把他归为法国人。
  
  
    事实上卢梭于1712年6月28日生于瑞士日内瓦的一个钟表匠家庭。14岁就被迫外出谋生,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当过仆人、学徒、家庭教师、音乐教师……
  
  
    卢梭一生经历过冒险生涯、文学生涯、流亡生涯。这三个时期构成了这个瑞士人坎坷不幸但多姿多彩的人生,也促使他成为18世纪著名的哲学家和启蒙思想家。他生活在瑞士,因而对后来形成的以日内瓦为中心的欧洲民主思想,起到了不可忽略视的作用。他的著作《论科学与艺术》(1750年)和《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55年),表现了崇尚自然反对专制暴政的激进民主主义思想,尤其在《民约论》(1762牟)里他开创性地提出“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和主权在民”,提出了建立民主共和的政治理想,对法国大革命产生深远影响……
  
  
    而他的著名小说《新爱洛绮丝》1761年在巴黎出版时,引起了轰动。而这本小说正是卢梭1754年夏天在日内瓦的产物。这本书出版后给他带来极大声誉,同时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灾难。法国政府下令逮捕他,年已半百的卢梭不得不在瑞士、普鲁士等地逃亡,度过了长达八年的流浪生活。
  
  
    他在日内瓦美丽的圣皮埃尔岛上度过两个月平静的日子,随即又见逐。绝望中,他接受了英国哲学家休漠的邀请前往英国避难。1776年的秋天他完成了不朽的作品《忏悔录》。
  
  
    在他的散文集《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避想》中以诗一般笔调描绘了圣皮埃尔岛上优美的风光:“当黄昏来临,坐在湖畔,甜蜜的感觉使我体验到生命存在的喜悦……当湖水激荡,不能泛舟时,我就在岛上度过我的下午,到处溜达,采集植物标本。有时坐在平静的角落纵情幻想,有时骋目全湖和沿岸迷人的风光……”
  
[第1页] [2] [3] [4] [下一页]
欧洲旅游-伯尔尼老城情定800年
欧洲旅游-瑞士 追寻梦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