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许多国人来说,瑞士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国度,许多流传甚广的传统印象,通常与瑞士钟表、瑞士军刀以及永久中立联系在一起。但这些远不是瑞士的全部。瑞士面积相当于六个半上海那么大,总人口不到上海一半。然而这片土地却体现出了惊人的多样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

 

    旅游天堂浑然天成

  以钟表业为代表的“瑞士制造”享誉全球,实际上瑞士也是一个浑然天成的旅游天堂。在这座“欧洲公园”里,其迷人的城镇风貌和鬼斧神工的自然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瑞士最大的城市苏黎世内,公园星罗棋布,坐拥瑞士最深、最美的山地湖泊——苏黎世湖。湖畔有一座优雅别致的中国园“岁寒三友”,尽管不大却是苏黎世湖畔的珍品,与湖光山色相映成趣。

  人口只有36.9万人的苏黎世市,拥有1700多个餐馆和酒吧,著名的苏黎世大教堂附近就有一条美食街,可以品尝当地美食和异域佳肴。如果你走累了,在街头找一个直饮水龙头,凑上去喝一口便可解渴。

  距苏黎世约一小时车程的卢塞恩,是个保留着中世纪风格的小城。在老城区,绘有壁画的古老房屋,以及鲜花装点下的卡佩尔桥等都是瑞士历史遗产的代表。

  上天对卢塞恩人真是偏爱,古城、秀湖、奇山……仅有6万多居民的卢塞恩,自然美与人工雕琢独特组合。从卢塞恩文化艺术中心高层平台上眺望,四森林州湖里白帆点点,豪夫教堂两座美丽的尖塔骄傲地矗立着。

  来到卢塞恩,当然要到卢塞恩市的标志性建筑——卡佩尔桥上走一走。这座木桥长约200米,可容三四个人并排通过,顶上有屋檐可以遮阳避雨。还没有上桥,远远就看见了桥旁的八角形水塔,当年水塔是监视外敌入侵的哨所。木桥与水塔相依相偎,卢塞恩的古朴风情,就此定格。

  莱茵河上的摆渡船

  瑞士虽小却美不胜收,美在和谐,美在雅致,美在毫不招摇。

  欧洲大陆三大河流都发源于瑞士,瑞士也因此赢得“欧洲水塔”的美名。人们熟知的莱茵河,就从瑞士第二大城市巴塞尔穿城而过。往返于莱茵河两岸,可以步行,也可以乘坐有轨电车,当然最有意思的就是乘坐自古以来一直沿用的摆渡船。在巴塞尔有四个渡口,其中巴塞尔大教堂下面的渡口最受欢迎。

  在渡口站稳,拉一下小铃铛,船夫就知道有人要过河。为了保护水质,摆渡船不用马达。七八分钟后摆渡船就来到了河对岸,漫步于河畔的林荫路,不时与慢跑的锻炼者擦肩而过,走累了,就在河边的椅子上休息一下,或到路边的咖啡店喝点东西。眼前这一切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画面。

  ◆工兵:在瑞士大多数的商场商店营业时间是:星期一至五9:00-18:30;星期六8:00-16:00;星期四营业至晚上21:00;星期天不营业。

  一张日票坐遍电车渡船

  在瑞士各大城市,穿梭不停的有轨电车是公共交通系统一个缩影。由于快速准点,许多瑞士人都愿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在苏黎世,一个名为ZVV(苏黎世交通网络)的机构,提供苏黎世州铁路、公共汽车、有轨电车、无轨电车、湖船和缆车的管理服务。ZVV系统创建了一个售票网络,引进了区的概念,而不是按照公里数或目的地采取不同的票价。区的编号大约从10至83,甚至苏黎世湖也被分成不同的区。

  在这个交通网络中,人们可购买行程达若干个区的短程票(最少途径一两个区,价格是相同的),也可将短程票升级为头等舱或购买长途票。火车、有轨电车和湖船之间不仅紧密连接,而且车船次都有固定的时刻表,比如市内电车是平均7.5分钟一班,郊区则是30-60分钟一班。

  记者买了一张日票,上车前先将车票插入自助打票机内,打票机就会在车票上打印出即时时间,车票即开始生效。在同一个区内,这张票24小时内都有效,既可乘有轨电车,也可以乘船,对短期造访的游客非常方便。车辆到站后,乘客只须按一下按钮,门便会自动打开。

  瑞士是世界上铁路网最密集的国家之一,往返于瑞士各大城市之间,乘火车就像乘公共汽车一样便利、舒适。从伯尔尼乘火车到洛桑,一进伯尔尼火车站,就见到一块巨大的蓝色电子报站牌,车次信息不断滚动更新着,站台上有座椅可供乘客休息。

  一踏进车厢,第一印象便是宽敞安静。有的乘客闭目养神,有的乘客在看书,车厢里听不到大声喧哗,一路上更没有看到推销食品的推车。快到洛桑市时,一片碧湖闯入眼帘,那便是日内瓦湖了。湖畔的坡地上,蜿蜒的公路沿湖起伏,黄褐色屋顶的房舍错落有致地点缀在大片绿色植物间,令人心旷神怡。

  ◆工兵:如果你将在几天内连续旅行,瑞士通票(Swiss Pass)是最好的选择,它分为4天、8天、15天和22天或一个月几种。持有者可以乘坐火车、36个主要城市的市内交通、邮政大巴和游船。两人或两人以上一起旅行时,购买Swiss Pass可获得15%的优惠。

  环保:瑞士另一张名片

  瑞士人也曾吃过环境的苦头,40多年前人们甚至不敢到苏黎世湖里游泳。然而今天环保已成为瑞士一张亮丽的名片,节能环保已成为瑞士人的自觉行动。人们会自觉地将日常生活垃圾分门别类分好,在指定的日子里放在大门口,等专门回收人员上门收集、处理。

  小贩在市政府大门前设摊,这在国内绝大多数地方是难以想像的事,但在巴塞尔却再平常不过了。笔者一天早上8点多来到巴塞尔的心脏——市政厅前的马尔克特广场时,看到广场俨然变成一个露天市场,来自瑞士或者法国、德国的小贩们秩序井然地卖蔬菜、鲜花、水果等。这些小贩都和巴赛尔市政府签了合同,一般早上7点开始设摊,下午2、3点撤摊。不必担心环境卫生问题,每个摊贩会自觉清扫,此外还有专门的清理公司来维护。

  一座号称“零能耗屋”的大厦,充分体现了瑞士人在节能环保上的成就和坚持。从所有办公室都可到达的逃生露台上装有蓝色的玻璃板,这些玻璃板可以根据季节变化控制日光通透,或提供遮荫,或让光线射入大厦。分布在大厦屋顶四周的459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可以为大厦提供近三分之一的建筑用电量。就连大厦内的厕所,冲刷用的也是平时收集起来的雨水。

  在一家生活垃圾处理厂参观时,站在离厂房不远处,很难闻到臭味。在废弃物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沼气被转化为电力和热能,除了能自给自足,还能提供大量的剩余能量。而最后的“成品”——新鲜的堆肥,则堆在工厂门口,人们可以免费来装运。笔者就亲眼看到一对夫妇开着宝马车来运堆肥,装了两大袋拉走。

  ◆地雷:瑞士为禁烟国家,所有公共场所不准吸烟。这么美的环境自然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