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对这个题目并不陌生,但凡是专业的留学机构,无论大小,都希望能回顾过去一年的申请,从过程和结果中吸取经验,为未来的成功铺路。分析各种现象,综合各家观点,总而言之,留学,远非过去的填填网申,随便收集一些资料堆砌成文书,寄送下材料就能万事大吉,而会越趋向激烈化,技术化。对于中国高校年年扩招,我们都会面对不断攀升的毕业人数,向往拿着奖学金到国外深造的人只会有增无减,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同时,经济危机使美国等发达国家紧缩财政,分摊到每个高校的教授手里的科研资金极其有限(当然一些大牛除外),再者,理科申请大军成千上万,个个都期待能争取到教授可怜的科研资金,但学校的名额有限(近年来都没有太大变化),试问这如何不是一个“白热化”的时代。其次,技术化,在各大论坛潜水或直接到留学机构咨询的人就会知道,留学对技术非常讲究,只有懂得打造软硬件,让自己的材料具有个性化的人才能在人堆当中锋芒毕露。由于以上已经有人作过宏观整体评价,这里就不累赘了。本文主要从细节出发,希望从另一角度阐明观点。

作为最基础的学科之一,生命科学一般出结果的时间都会比其他多数学科要晚。所以现在对过去一年的申请进行总结还为时过早,但本文更重要的目的在于通过总结以往的申请经验,希望帮助申请2010年的学生更早清楚自己的兴趣,并确定个人目标。

申请难度

首先大家应该会对生命科学的申请难度很感兴趣。申请生命科学难吗?为什么难?有没有相对好申请的方向?以上这些是各大论坛上出现的高频问题。从论坛上的一些回答来看,主要的观点有,生命科学的申请并不难,学科过于基础,而且做的研究并没有太大实用价值,所以本国学生避而远之,竞争会相对少,国际学生申请难度也不大。是否真是这样呢?同样,我们对这几个问题也有着很大的好奇心。为此,对过去的申请案例进行了总结,发现申请形势并没有人们想象的乐观。这里,我列举一位背景比较典型的客户申请和大家讨论。

客户A:GRE 1440(640+800+4.0),IBT 103,GPA 3.6,211学校,本科是生物科学专业,有一年的研究经历,有个科技创新大赛项目奖,并拿过多次奖学金。由于客户没有医学背景,当时和客户的沟通,并得出原则以申请一部分生物科学,一部分生物医学的学校,它们分别是Purdue university的PhD in Biochemistry;University of Georgia的PhD in interdisciplinary life sciences program;TAMU的PhD in Biology;Iowa State University的PhD in Molecular, Cellular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OSU的PhD in Molecular, Cellular,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等15所学校。申请结果为:除了University of Georgia全奖录取,其他是REJECT。

按照多数人的看法,申请者背景比较好,但结果差强人意。我们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发现还是有迹可循。客户本身的背景主要是研究肺癌细胞凋亡机制,肿瘤细胞交联对话机制。而在UGA这个program,教授来自5个系,分别是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Cellular Biology, Genetics,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Plant Biology,系里比较多教授的研究方向为细胞信号通路和染色体工程,而与客户进行面试,也是他未来的老板,研究是以信号通路为主,特别是研究斑马鱼胚胎发育中某蛋白修饰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由于客户的背景匹配,硬件不错,面试表现良好,所以拿到录取。而另外一些学校的科研人员与客户的研究有比较大的区别,因此被拒,也不是太奇怪的事了。

由于篇幅有限,只举出一个例子,但从对过去的案例总结来看,生命科学的申请并不是想象中容易,背景比较优秀的人被拒也属正常,而且不在少数。但为什么申请难?我们可以从生命科学的特点来想这个问题。众所周知,生命科学的专业交叉非常普遍,即使会根据学校的侧重偏好而进行分支,但要清楚明晰地区分是mission impossible.比如说,在Department of Biology下,多数的分支有:Behavior, Development, Genetics, Plant Biology, Ecology, Cell and Molecular Biology, Bioinformatics, Evolution, Microbiology等。而里面的内容千丝万缕,各有关联,科学家面对错综复杂的网络,更是需要具备兼顾各种能力。那对于申请者,合适的人选应该是在综合能力上表现出色的人,如上面这个案例。

那比较好申请的方向是否存在?当然,根据过去的一些观点,确实是有某些学校的某些专业比较冷门,门槛也会相对低。但从大环境来看,学科的交叉性意味着这个问题非常难回答,也许,折中的答案,也是我很赞成的是学校的专业研究内容与申请者本身的研究兴趣相一致。以上,我想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来总结:在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里,如果一个个体以某种方式发生了哪怕很轻微的有益于生存的改变,它就能获得更大的生存几率,成为选择的“宠儿”。同样,在申请的环境中,需要申请者有广阔的视野,随时更新信息的习惯,认清自己的不足,并多方面去调整和提升。

2011年趋势

从过去的申请来看,将来的趋势会是如何?如上所说,学校的招生制度只会越来越严格,而门槛更高,竞争者也会更多,更强。怎样才能实现最大的成功?应该朝哪个方向努力?我们时常会面对这类咨询问题,我一般给予的回答是关注当前世界的研究热点,跟踪未解决的问题,探寻答案。这类热点我们可以通过涉猎学校官方网页,科技论文杂志,从中得到一些启示。比如观测细胞或分子合成,结构,功能与行为,以利于研发新型抗生素或优化基于细胞的治疗方法等。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得到的锻炼机会也会有异,建议每位准备申请留学的人能在科研之前首先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进行一些切实可行的科学探索,以便将来的申请能找到与自己专业研究匹配的学校,有益于录取。另外,在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时候,请以专业匹配度为原则,避免申请与自己背景相差太远的学科。比如说研究经历主要在观测分析昆虫行为的生物科学申请者选的方向为肿瘤,癌症,又或者以植物病理的背景申请干细胞,基因治疗等等。这样不经过实际思考的举措会直接影响申请的结果。


2012-4-26 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