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艇上的装备足以让初登游艇的“外行”(Laity)过足专业人士的瘾,因为当今绝大多数普通游艇都备有从GPS卫星定位装置、无线遥控(Wireless Control)驾驶系统、船舵转向器(Helm Redirector)到卧室、厨房和舒适的沙发;当你跨入游艇并从艇内装备的每件大型设施再到操控系统的每一个细枝末节都能看出游艇设计者与建造工程技术人员的一片匠心。

自驾者只须按岸边游艇租借处师傅的操控点拨程序慢慢竖起桅杆、然后拉索、再缓缓升杆并张开风帆,游艇就会借着水下推进器(Thruster)的驱动力和风帆承受到的自然助力缓缓驶离湖岸,驾驭的快感立即就会油然而生并让你热血沸腾,尤其是梦幻成为一代“航海家”的年轻族就更会信心百倍。

嗜好自驾游艇的刺激性,加上驾驶无须太多特殊专门技术训练,因此,游艇休闲正悄然成为瑞士年轻族不仅夏日里而且甚至在严寒的冬季也越来越普及的一种时尚运动。

亲身体验自驾游艇乐趣
两周前因有媒体活动,不少常驻瑞士的老记们都汇集到了苏黎世。在炎热气温中紧张地忙碌了几乎整天的访谈活动后,西班牙(Spanish)记者梅内克卢(Menesclou)和芬兰(Finnish)同行佩利科罗(Pellicoro)邀我一起来到苏黎世湖边乘凉消暑。

由于当日正午天气特别炎热,气温升至31摄氏度,对于习惯于凉爽夏季的西欧人这已称得上是蒸笼天气了。那天即使已是下午四时许,但由于湖边丝丝凉风尚不足解除酷暑的炎热,于是我们在湖边码头租了条定员为4人的乳白色游艇,然后自己驾驶遨游了苏黎世湖,也算是过了一把瘾。

这是一条由美国菲利浦·罗克艾兰船泊公司(US Philips, Rock Island Shipbuilding Co.)设计,荷兰(Netherlands)造船商建造的小型游艇。艇身全长虽只有12公尺,但其最大航速却可超过5节。尽管该艇已有30年艇龄,艇上设施也已相对陈旧,但从其航行操作系统设施、卧室采光装置、西餐桌、冰柜、沙发、以及简易厨房餐饮设施等每一部件的装饰仍折射着当年设计者考虑的周全与工匠打造时的一片悉心,游艇设施所采用技术含量的超前性与先进性依然使我感到惊讶。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这条游艇是以铝合金(Aluminium Alloy)与环氧树脂合成纤维(Epoxy Colophony & Synthetic Fibre)为主要制造原料,艇身依然十分坚实。据说租船公司刚于去年为它进行过一次整体修缮,并重新安装了GPS卫星定位装置;新换的桅杆和风帆也是用现代高科技材料制作的;驾驶系统也全换上了无线遥控装置;只有后尾的船舵转向器还要靠驾驶员人工来操作。

梅内克卢在西班牙海边长大,佩利科罗则出生在与瑞士一样享有千湖之国之美称的芬兰(Finland),所以他俩从小就考取了适用于湖上帆船和游艇运动的航海驾照(Seafaring License);尽管我也拥有瑞士驾照,但它只管用于路上行使的汽车。

虽然我与他们同舟共行,但严格的瑞士交通法规却不允许我无证操舵驾驶游艇;虽然心里有些不服气,觉得浩瀚的湖面交通根本无法与川流不息的闹市街道相比拟,而且遥控的驾驶系统应该比汽车行驶安全得多。

尽管心里还在嘀咕着,但无奈之下我还是给他俩当起了下手与配角,听着他们的一一指挥,帮助竖桅杆、顺着风向展帆、然后拉索、再缓缓升杆并张开风帆。待穿上救生衣等一切准备就绪后,梅内克卢熟练地发动游艇引擎,借着水下推进器(Thruster)的动力和风帆的自然助力我们缓缓驶离了波平浪静、蔚蓝静寂的湖岸水面。

随着湖水的加深和湖面的拓宽游艇即刻加大了马力,白帆和着顺风驶向宽阔的湖中心,只见我们身后碧波荡漾的湖面留下被游艇撕开的一道道白色口子,一条长长的白链在游艇尾部翻滚跳跃。

在烟波浩淼的湖面遨游数小时后举目远眺,夕阳下的隐隐远山缭绕着通红的余霞;远处湖面的点点白帆和散落有致的大型豪华客运游轮、近处无数穿梭般滑行的摩托艇、以及湖畔山顶郁郁葱葱的林木和山坡的翠绿丛中,掩映着一幢幢精致亮丽、黄墙红瓦或红墙碧瓦的小别墅,岸边自由游荡的无数天鹅、野鸭和鸣叫着的成群海鸥,所有这些在蓝天白云和夕阳红霞的映衬下,俨然是一幅罕见的、富有层次感却悬挂在天边的美丽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