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脱维亚概况

拉脱维亚于1991年8月22日宣布恢复独立,同年9月17日加入联合国。拉独立后,原有的计划经济体系迅速瓦解,经济发展受到重创,从96年开始,经济步出谷底,逐步回升,但由于拉经济对外依附性大,经济发展不够稳定,98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对拉经济曾造成一定影响,99年经济增长率仅为1.1%。2000年与2001年拉脱维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GDP增幅分别达到6.8%和7.6%,但 2001年拉GDP按可比价格计算还仅相当于1990年的67.2%。2002年上半年,拉经济运转正常,受贸易、国外投资增加等因素的拉动,GDP同比增长4.4%。

2001年拉脱维亚GDP为75.49亿美元,人均GDP 3210美元,失业率7.7%,通货膨胀率3.2%,社会人均工资(税前)253美元/月,最低生活标准138美元/人,平均养老金92.6美元,平均汇率为1美元兑0.628拉特。

第一产业是拉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2001年拉第一产业GDP 3亿美元,占GDP总值比重4.4%,其中农业的增加值为1.72亿美元,占拉脱维亚GDP的2.2%;第二产业GDP 16.7亿美元,占GDP比重25%,其中加工工业的增加值为9.95亿美元,占拉GDP的13.18%,建筑业的增加值为2.4亿美元,占拉GDP的 3.44%;第三产业是拉脱维亚经济的支柱产业,2001年GDP实现增加值47.3亿美元,占GDP比重70.6%,其中贸易、交通通讯、商业服务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最大。

2001年拉国家财政预算总收入27.29亿美元,总支出28.72亿美元,财政赤字为1.43亿美元,国家财政预算赤字占当年GDP的1.8%。 2002年上半年,拉财政赤字600万美元,占GDP的0.2%,财政情况有所好转。2001年拉经常赤字达7.67亿美元,占GDP的10.1%, 2002年上半年经常项目赤字占GDP的6.3%,主要是贸易逆差居高不下,但是由于外国投资增加,弥补了贸易上的赤字。

截至2002年6月底,拉中央政府债务为11.63亿美元,其中内债4.3亿美元,外债7.33亿美元。

截至2002年6月30日,拉脱维亚外汇储备共12.25亿美元,其中黄金储备7962万美元,特别提款权5万美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金7万美元,外国货币11.45亿美元。

1993年拉脱维亚发行本国货币拉特,拉特汇率与特别提款权挂钩,拉特兑美元的汇率比较稳定,1美元兑换拉特,93年至2001年分别为:0.595,0.56,0.528,0.551,0.581,0.59,0.585,0.606,0.628。

拉脱维亚的地理概况

拉脱维亚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北与爱沙尼亚、南与立陶宛、东与俄罗斯、东南与白俄罗斯毗邻,与上述国家陆界总长为1078公里。当地气候属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中间类型,夏季凉爽,冬季较长,湿度大,全年约有一半时间为雨雪天气。平均海拔87米,地貌为丘陵和平原,以灰化土为主,可耕地面积为250万公顷。拉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拥有成材林280万公顷。主要河流有道加瓦河(发源于俄罗斯,全长1020公里,在拉境内流经长度 357公里)和高亚河(全长460公里)。境内有3000多个湖泊,水域面积10万公顷,为水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天然场所。拉脱维亚主要资源有森林,此外还有泥炭,石灰石,石膏,白云石等用于制造制造玻璃、水泥和砖用的原料。

拉脱维亚的民族概况

2000年人口237万。主要为拉脱维亚族,占57.7%;俄罗斯族,占29.6%;此外还有白俄罗斯族(4.1%)、乌克兰族(2.7%)、波兰(2.5%)、立陶宛(1.4%)和爱沙尼亚、犹太等民族。官方语言为拉脱维亚语。当地居民多信奉罗马天主教、基督教路德教、东正教。

拉脱维亚的人口概况

人口:

拉脱维亚人口234万(到2002年8月),已连续十余年递减。其中14岁以下儿童占18.1%;15-59岁成年人占60.9%;60岁以上老人占 21%。2001年出生率为0.83%,死亡率为1.36%,新生儿死亡率1.1%;男性平均年龄为35.3岁,平均寿命为64.9岁;女性平均年龄为 40.7岁,平均寿命为76岁。

主要城市:

里加市-拉脱维亚首都,始建于1201年,波罗的海地区重要的工业、商业、金融和交通中心,拉脱维亚最大城市,拉第二大港口,现有人口74.3万;道加瓦皮尔斯-拉脱维亚第二大城市,人口11.3万人;利耶帕亚市-拉脱维亚第三大城市,第三大港口,8.7万人;伊尔加瓦市-6.6万人;尤尔马拉市-著名旅游城市,距里加14公里,面积100平方公里,城市沿海岸线伸展,有30多公里的优质沙滩和大量高级别墅, 5.5万人;温茨皮尔斯-波罗的海第一大港口,人口4.4万人;列叶克涅市-3.8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