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会长周小明12日在该商会年度总结会上透露,据美国权威医药咨询机构IMS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经济衰退将对美国和欧洲的医药产业产生严重冲击,全球医药经济增长率明年将下降1-2个百分点,预计对我国医药行业的真正冲击很可能在明年3、4月显现。

医药外贸“一枝独秀”
周小明说,今年1-10月的数据显示,我国医药产业和出口形势依然保持较为健康的基本面。医药保健品进出口额依然保持较快增长,已突破400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30.7%,进出口各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商务部目前的统计显示,医药外贸是唯一一个增长超过30%的行业。”

据统计,今年1-10月份我国出口总额为268亿美元,同比增长35.2%,西药与医疗器械类产品出口额增长额均为30%以上。而且,尽管个别市场排名有所调整,但长期以来形成外贸市场格局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亚洲、欧洲和北美为我国前三大贸易伙伴。

1月至10月,我国对亚洲地区进出口总额达148.91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104.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25%。对欧洲地区进出口总额为142.1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77.28亿美元,同比增长38.08%。对北美地区外贸总额为80.99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54.5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6.98%。

周小明认为,在全球经济不景气下,我国医药外贸依然增长的原因:一是医药行业有刚性需求;二是我国原料药、医疗器械等行业在国际市场有一定的竞争力;三是印度等国家的产品不能替代我国产品;四是目前数据基本都是上半年的订单。

多家国外权威咨询机构近期也透露,我国医药行业以其稳健的增长性成为国际投资资金新的目的地,我国医药行业的未来前景被普遍看好。

波及个别领域
尽管我国医药产业和出口形势依然保持较为健康的基本面,但是金融风暴的影响还是波击到了医药外贸的个别领域,首当其冲的就是我国在海外上市的医药企业。
据该商会综合处处长许铭介绍,目前,我国在美国纽交所、纳斯达克等上市的医药企业约有20多家,其中包括深圳迈瑞、先声药业、无锡药明康得等业内知名企业,除深圳迈瑞股价基本保持相对稳定外,其他医药企业现有股价均跌破首发时的发行价格。

周小明说,自今年上半年以来,企业订单明显减少,原因一是基础化工原料降价后,国外客户认为出口产品也应相应降价,现处于观望阶段,大部分都在等待价格回落后签单,二是国际需求开始呈现减少的趋势。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外客户特别是欧美客户因资金紧张,纷纷调整了原来的采购储备数量或产量,减少或冻结了部分订单。

上海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一国外客户在10月初欧洲展会上与业务人员签单后,又发出通知要求上海公司暂缓发货,原因就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外商资金方面出现问题,只能暂时冻结订单执行。

不少企业反映,国外单笔订单平均金额已呈下降趋势,特点是订单期限变短、单笔订单金额下降、下单仍以老客户为主。一些中小按摩器生产企业表示,受心理预期看淡影响,他们一般不敢接新的单子,普遍担心接单后没有足够的资金组织生产,同时上游配套的生产企业也因资金紧张而不愿先行垫付配套产品的生产资金,从而加剧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此外,一位与会企业老总谈到,除面临金融危机的冲击外,中国制造产品也开始面临新的挑战:一是信誉危机,原因是上半年出口产品价格上涨过大,有的企业就不履行原来签订的低价合同;二是产品质量危机,主要是“三鹿奶粉事件”使不少国外客户对中国产品的质量失去信心。

“行业的真正危机可能出现在明年3、4月份。”周小明说,按照经济规律,医药行业对危机的反应比其他行业慢半年左右。因此,医药外贸明年的形势并不乐观。

据该商会在11月闭幕的广交会上对100家医药企业调查显示:50.8%的企业认为明年国际需求会下降,24.6%的企业认为出口金额要下降,28.8%的企业认为出口数量会减少。

面对当前国际经济和我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的形势特点及面临的问题,周小明认为,政府有关部门保持相关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从最大限度地确保我国医药产品既有比较优势和减少企业经营风险的角度出发,对于鼓励出口的产品,建议将已经下调的税率向上调整且扩大调整面,尽可能地涉及传统优势产品,如制剂、特色原材料、具有附加值的中小型医疗器械等。

此外,还应通过中信保和进出口银行等提供优惠支持,以更加灵活和及时的方式为广大中小企业服务。此外,进出口银行、开发银行也可为业内企业提供优惠的低息甚至是无息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