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自由女神像被关闭了许久的上部重新开放参观,于是,这座著名的巨型雕像再次成为旅游热点,引起很多读者的兴趣,本篇特别介绍一些自由女神像的历史故事,相信可以给大家一些久远的回味。  自由女神像的钢铁骨架由设计巴黎铁塔的埃菲尔设计,雕像由法国雕刻家维雷勃杜克设计,并在巴黎完成。法国政府将这一标志自由的纪念像,作为庆祝美国独立100周年的礼物赠给美国。自从1886年落成以来,它耸立在纽约港的入口。
  1884年7月6日,自由女神像正式赠送给美国。8月5日,神像底座奠基工程开始,基座高约27米,由花岗石混凝土制成。基座下面是打入弗特伍德古堡中心部位6米深处的混凝土巨柱。该古堡是一座军用炮台,呈八角星状,于1808-1811年为加强纽约港的防卫而建,1840年翻新。1885年6月,整个塑像被分成200多块装箱,用拖轮从法国里昂运到了纽约。1886年10月中旬,75名工人在脚手架上将30只铆钉和约100块零件,组合一处。28日,美国总统克利夫兰亲自主持了万人参加的自由女神像的揭幕典礼。1916年,威尔逊总统为女神像安装了昼夜不灭的照明系统并主持了竣工仪式。1942年美国政府做出决定,将自由女神像列为美国国家级文物。
  自由女神像位于美国纽约赫德森河口的“自由岛”上,高49.8米,重225吨,立在同像身差不多高的基座上。1984年,自由女神像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名录。
  一个多世纪来,来到纽约的人都会远远眺望自由女神,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女神双唇紧闭,戴光芒四射的冠冕,身着罗马式宽松长袍,右手高擎象征自由的几米长的火炬,左手紧握一部铜质巨书,上面用罗马数字刻着《美国独立宣言》发表的日期--公元1776年7月4日,脚上散落着已断裂的锁链,右脚跟抬起作行进状,整体为挣脱枷锁、挺身前行的反抗者形象,女神气宇轩昂、神态刚毅,给人以凛然不可侵犯之感。
  而其端庄丰盈的体态又似一位古希腊美女,使人感到亲切而自然。当夜暮降临时,神像基座的灯光向上照射,将女神映照得宛若一座淡青色的玉雕。而从女神冠冕的窗孔中射出的灯光,又好像在女神头上缀了一串闪着金黄色的亮光,给热闹而喧嚣的大都会平添了一处颇为壮观的夜景。
  创造这一艺术杰作的法国雕塑家巴特尔迪,在他17岁时亲眼目睹了的激动人心的一幕:1851年,路易·波拿巴发动了推翻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政变。一天,一群共和国党人在街头筑起防御公事,与政变者展开巷战。暮色时分,一位忠于共和政权的年轻姑娘,手持燃烧的火炬,跃过障碍物,高呼"前进"的口号向敌人冲去,不幸中弹牺牲。从此,这位高擎火炬的勇敢姑娘就成了雕塑家心中追求自由的象征,另外,女神像的形体以巴特尔迪后来的妻子为原型创作,面容则取自他的母亲。
  关于自由女神像的详细资讯如下:
  -雕塑家设计
  自由女神像是法国为纪念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美法联盟赠送给美国的礼物,由法国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巴托第在巴黎设计并制作,历时10载,于1884年5月完成,1885年6月装箱运至纽约,1886年10月由当时的美国总统克利夫兰亲自在纽约主持揭幕仪式。
  -埃菲尔铁塔工程师做支撑结构
  自由岛地势平坦,扼纽约港咽喉。高大而沉重的女神像雄踞于此,不仅要稳,而且要经得住强劲的海风,曾设计巴黎铁塔的著名工程师埃菲尔为此设计了一种有四只脚支立的铁塔型内部支撑结构,塔脚嵌入台基约8米深,使这座全世界独一无双的巨像得以稳如泰山般屹立在海滨小岛上。
  -仅铆钉就用了30万个
  女神像耗费了约80吨的薄铜片和120吨的铁骨架,由固定在铁架上的铜片拼成,用半年时间组装,仅铆钉就用去30万个。铜像高大异常,火炬的边缘可同时站立12个人,手指长2.4米,指甲约25厘米宽。
   -内部可以看电影
  自由女神像外实中空,是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基座内是美国移民博物馆,馆内电影院放映美国早期移民生活的影片。女神像内分为22层,乘电梯可抵达第10层,再攀登螺旋形阶梯,可到达雕像的皇冠处。皇冠处设有四面小窗,凭窗俯视,纽约全市的优美景色尽收眼底。(摘自美国《侨报》)